離人.離島:臺灣離島的多重變貌|活動

離人.離島:臺灣離島的多重變貌|活動
展期:2021年01月08日~2021年06月06日
地點: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1特展室

無知的是我們的眼光。我們以為島民們沒有名字,但他們的人名聽起來像海浪一樣響亮。

〜引自陳黎,〈紅頭嶼.一八九七〉
「我是臺灣人」,這句話用來凝聚人心、在臺灣社會聽來幾乎沒有疑義,但「我是臺灣人」是否真具有凝聚共識的力量?對於臺灣本島以外的人是否具有同等力量?

臺史博策劃「離人・離島」特展,主要的核心問題是處於當今社會的我們要如何想像與定義「 臺灣 」?在這裡把臺灣加上引號, 是肇因於對「臺灣」的概念,從歷史上來看,臺灣一直是處於變動不居,持續不斷建立、解體、建立 、再解體的變化過程。今天我們思考如何想像與定義 「臺灣」 ,可以從政治空間、經濟空間、文化空間、社會空間等不同面向來定義及觀察「臺灣」這個空間。 此次展覽,我們則試著透過「離」這個概念,再去思考及鬆動目前「臺灣」對於定型化、排他式或自我隔離式的想像與論述,重新再去觀察今日臺灣社會已經長期衍生發展出不同「離」的狀況、實態及歷史文化現象,進而再去重新思考、再去想像與定義「 臺灣 」。
臺灣-離島

「離島」概念如何形成?誰是離島?誰又是本島?戰後「中華民國」概念所指涉的臺、澎、金、馬,反映了怎麼樣的歷史發展與世局變化?「島」在被迫「斷、捨、離」的重劃界成為「離島」之後,人與人的關係與社會發展,產生了怎樣的改變?透過當代關於「離」、「島」與「離島」在歷史文化概念生成的重新考掘,我們可以重新來想想,要「怎麼看臺灣」?

離-島之人
回顧臺灣與周遭離島的歷史發展,大抵原是獨自個體的島嶼,擁有各式各樣的族群文化與社會模式。海洋雖使其獨立,卻也是通往他處發展及與外界連結的水路。直至近代國家版圖的劃分與歷史發展下,不同的島嶼逐漸為對應一個政治共同主體下而成為「離島」。臺灣在20世紀以降逐漸成為「本島」,在迥異於臺灣族群文化的離島中,閩東文化的馬祖列島與達悟族文化的蘭嶼,這兩座有著各自生活文化與歷史脈絡的島嶼,因「中華民國來臺灣」而產生交集,更因其地理位置、距離的特性,發展成一為「戰地前線」,一為「國境邊陲」的離島。馬祖人、達悟族人如何在「離島化」的情境中,調適及實踐出特有的生活對應與對抗策略呢?

戰地前線:馬祖
1949年中華民國來臺灣後,馬祖被迫與往來密切的福建分離,開始「面向臺灣」、逐漸「臺灣化」。位於歐亞大陸邊緣的馬祖,被納入成為中華民國政治共同體內。以臺灣為中心成為中華民國戰地前線的馬祖,戰火之下的地景與戰地印象,自此與馬祖緊密結合。時至今日,馬祖雖然已經解開戰地政務的束縛,但在多數臺灣人的認知中,仍然是雄踞國土北疆的離島。

回望島上,被迫與原鄉分離的人們,是如何持續在扮演離島與戰地的馬祖繼續生活,馬祖人又如何反過來運用「離」的位置與外界認知,創造出自我的特色與生存利基?來臺灣的馬祖人又怎樣在異地延續家鄉的生活形式與文化傳統?

國境邊陲:Ponso no Tao 人之島(蘭嶼)
達悟族世居於Ponso no Tao島上,以海洋與水田自營為生。17世紀西方人若航經太平洋黑潮海域,Ponso no Tao為必經之地,西方人在地圖曾給它「Botel Tobago」的名字。

Ponso no Tao跟臺灣開始產生關連,是清朝末年被劃入臺灣的恆春縣內,漢人給他的名字是「紅頭嶼」;1947年國民政府又給了「蘭嶼」的稱呼。二十世紀在近代國家機制逐漸進入後,達悟族人生活開始產生變化,也在國家機器及臺灣漢人主流文化的雙重壓迫下,Ponso no Tao的邊陲性與離島化現象更是明顯,成了被犧牲的離島-蘭嶼。今日達悟族人努力要維繫自身的傳統文化與生存模式,要主動掌握族群及島嶼的詮釋權,作自己島嶼的真正主人。

島內之島
在「臺灣-本島」概念逐漸形成過程中,島內空間不是均質齊一的,也產生島內的「離島化」現象,反映了臺灣社會發展的不平等、不均質現象。在「島內之島」單元,我們談到了三個島內之島例子:環境孤島、居住孤島、瘟疫孤島,來進一步討論「離島化」是如何被統治者賦加在特定空間與特定人群身上,如何反映國家內部殖民與權力不平等關係;「離島現象」的負面效益與正面意義是什麼,到底是誰隔離了誰。討論和思索以上的問題,我們目的是讓社會的「均質化」、「隱蔽化」現象被戳破,而型轉成為「多孔化」,並點出國家是如何試圖剷除、處理「失敗的空間」、隔離「沒法解決面對的問題與人們」。藉由「離島化」社會文化現象的討論,我們試圖在既定框架裡,帶出更多對於「臺灣」的可能想像與討論。
環境孤島:高雄大林蒲
地點:

大林蒲北邊沿著沙洲延伸出去的紅毛港,原是一個內海潟湖地形,夾在大海與潟湖間,紅毛港討海人居多,大林蒲及其南邊的邦坑、鳳鼻頭則是商業和農漁業村落。1960年代以後,隨著高雄築港與石化工業的擴展,這裡的良田土地幾乎被國家徵收殆盡。剩下幾個沒被徵收的聚落,則被巨大的工廠團團圍住。

事件:

在高雄的大林蒲與鳳鼻頭的居民,長期生活在各式石化廠、鋼鐵廠、造船廠、發電廠等大大小小重型工業高度密集的廠區之中,日常充斥著工業煙囪與大卡車,如此惡劣的生存條件,讓此一區域的生活空間,猶如形成一座「環境生存的孤島」。2007年,紅毛港居民開始遷村後,大林蒲遷村議題也浮上檯面。我們除了該關切政府遷村計畫的是否完善與理解居民意願,同時更要追問遷村後的土地利用是否持續是高污染產業,否則,為環污而遷村的大林蒲,絕對不是最後一個。

居住孤島:板橋大觀事件
地點:

新北市板橋「浮洲仔」,是大漢溪及其支流湳仔溝之間形成的河岸沙洲。「洲仔」也可視為是自然因素形成的「川中島」。這塊浮洲,承載許多人在其上為生活拼搏、沉浮的人生故事。

事件:

位於板橋浮洲仔的大觀社區,原屬「婦聯一村福利中心」的非列管眷村,1963年因水災遷村,無力搬遷的居民留下並被默許居住。此後南部雲林、彰化來臺北打拼的「下港人」不少人也來此貸屋居住。近年在國土清理活化政策、都市更新的發展下,掀起一波非正規住宅的迫遷,大觀社區居民被視為是惡意侵佔國有土地的住戶,被土地管理者退輔會要求拆除住屋、返還土地。2010年,退輔會向大觀社區居民提起民事訴訟,最後居民全部敗訴,成為「待騰空的地上物」。2019年8月1日大觀社區全面拆除,政府給了補償金,居民被迫四散。

瘟疫孤島:殺死病毒?
面對大眾對於某種未知疾病的恐慌,國家採取強制將病人與正常人隔離,似乎就成為消匿恐懼的最好方式,但究竟誰有權力下令隔離?又要怎麼去製造隔離?什麼疾病需要隔離?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追問。2003年的SARS事件大家記憶猶新,疫情還在全球蔓延中的COVID-19(新冠肺炎),則讓我們實際感受什麼是「隔離」,人與人之間該保持多少的社交距離、體溫多高、手怎麼清潔、口罩怎麼戴才是安全。瘟疫蔓延所來的隔離,究竟改變了我們生活中的哪些部分?用隔離來殺死病毒,也殺死了什麼?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隔離,演釋出新型態的「全球化」競局,面對的是什麼挑戰?新的驅動因素又會是什麼?
群島思維
有天父親說道:「夏曼,你去釣魚罷,孫子需要吃新鮮魚,喝不健壯的那個奶粉。」

引自夏曼•藍波安,<海洋朝聖者>
關於「臺灣」與「臺灣人」的論述與想像,不該是鐵板一塊。我們希望翻轉「離島」與「本島」的概念,如何以更寬廣的眼光與角度來重新想像與定義臺灣。我們的提出的回答是―以「離」的歷史文化為資源、學習以「離」為視角,擺脫臺灣島本位的均質單一思考,讓我們的「面孔朝向臺灣本島以外」的「群島思維」,珍視眾多「離人」、「離島」的歷史與文化思維。




※ 本文僅為曝光活動介紹,活動細節請參考官方說明。

如遇天氣不穩定、天災或重大事故,有可能會取消活動,出發前先請聯絡主辦單位確認。

※ 歡迎提供活動資訊、資料,請點以下連結填寫表單 https://goo.gl/NEQuhV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