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日本同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面對不時發生的地震可說是兩地的共同命運。本特展主要呈現台灣與日本在19世紀至今的震災史,從中可以發現台、日兩地面臨地震時,分別如何逐步應對震災,並建立起面對地震的救災體系。從前近代面對地震後社會不安,以宗教神話解釋地震,到近代國家體制建立後,在日本及殖民地台灣,國家力量如何介入救災,及災後的都市計畫重建,並配合媒體的傳遞等,都說明近代國家如何動員組織力量來面對天災。到了現代,無論是台灣或日本,除了傳統的國家力量運作外,戰後公民社會的崛起,「志工」及非政府組織的積極運作,強調地震後的心靈重建,以及復興地域文化共同體成為重要課題。
21世紀的今天,除了傳統救災體系外,人們更重視地域社會、家族乃至個人記憶的保存,而文化資產保存從狹義的古蹟保存,也擴展到人的文化記憶。震災記憶也逐漸被視為重要的,博物館開始思索如何協助民眾,並投身震災後文化、記憶的保存、延續工作。
台日歷史的共同命運:板塊交接的多震之島
環太平洋地震帶(Circum-Pacific seismic zone)從太平洋西岸由阿留申群島,經過千島群島、日本本州、琉球、台灣、菲律賓、印尼、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到紐西蘭,東岸由阿留申群島起,經北美、中美及南美,是一個圍繞太平洋的環狀地帶,呈馬蹄形。世界上約90%的地震發生在這個地震帶上,強烈地震也高達81%發生於此。
而地震帶指的是兩板塊聚合交界處,當板塊相互碰撞及擠壓,使岩石圈內部的壓力及能量累積,當累積的能量超過了岩石強度時,就會造成地震和火山活動。台灣與日本共同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都是地震發生頻繁的島嶼。
島嶼居民的恐懼記憶:台日地震與傳說
近代以前,世界各地的人們對於地震的發生都有許多傳說,主要有動物、神或巨人、世界柱等說法,台灣與日本的說法也不脫離這三種。台灣是個多族群之島,因此說法又更為多元複雜,無論原住民不同族群及漢人,都有地震相關的傳說。日本早期的神話故事中,多將地震認為是神明造成的,但也有動物造成的傳說。相較於台灣,日本的地震傳說則相對較為單純。雖然台、日傳說不同,但多震之島上的人民,對於地震的恐怖記憶則是共同的。
近代前夕的台日重要地震:地震對前近代社會的影響
台灣與日本自古以來即是多地震的島嶼。台灣自17世紀後才開始有較為明確的地震記載。到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前,共有近10次大規模且造成災情的地震,除了1815年宜蘭地震及1867年基隆地震外,都發生在台中以南的地區。而同時期人口相對稠密的日本,17世紀以來大規模的地震就高達20餘次。
1850-60年代台灣與日本分別由清帝國及江戶幕府統治,兩國長時期的和平逐漸因內部社會經濟的問題,及外部西洋勢力進入兩地的情勢,使原有的政經體系受到挑戰。在此同時,台、日兩地也分別發生了1862年的台南地震,及1854-55年間的江戶末期安政地震。
近代的台日地震:近代國家救援體系的建構
1868年明治維新後,日本積極近代化,在取得一定成果後,開始向外擴張。甲午戰爭後,台灣成了日本帝國下的殖民地,使台灣與日本的救災體系在此時期有些許相似。
日本殖民台灣50年間,台、日兩地分別發生多起災難地震,尤以1923年日本關東地震及1935年台灣新竹-台中地震最為嚴重。本單元將透過這兩個的地震,了解此時期地震災情,政府或民間應對地震的方式、資訊傳播及災後重建的情形,來看兩地同屬一個帝國統治下的異同。
現代的台日地震:災後社會支持體系的建構
二戰後台灣與日本兩地均有幾次重大地震,如戰後初期台灣的新化地震、日本的南海、福井地震,此後數十年間兩地無大規模災害地震。
1990年代後,兩地分別遭遇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及1999年台灣921地震,都造成嚴重的災難與傷亡。震災除了突顯了都市防震的問題外,災後居民如何互相扶持、社區重建,及民間志工體系的建立等,都改寫了戰後台、日兩地的救災體系,特別是強調人群的連帶關係,以及災後人們心靈與認同的重建問題。
災難、記憶、保存:人民、震災、博物館
台灣與日本同為多震之島,地震在歷史上造成許多毀壞,受到地震災害除了人身與有形的房屋財產之外,這些代表著人們過去生活的「記憶載體」,包含對個人、家族或地域社會有著重要意義的物件,除了作為文化資產的意義之外,也由於在重建過程中對於災民的心靈重建意義重大,1995年阪神大地震及1999年的921地震後,日本與台灣兩地的文化體系開始重視災難後續文化資產的搶救與保存。
21世紀後,日本與台灣在面臨日本311東北地震、熊本地震及台灣206地震之際,更不約而同開始擴大對文化資產的想像。博物館作為保存文化記憶的機構,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呢?
下一次的地震來臨之前
面對地震帶來的影響,在台灣與日本兩地生活的人們,長久以來,學習與地震相處,逐漸發展出一套與地震共存的應變能力及文化。
在古代,人們對於地震有各種傳說及想像,到了近代,台灣與日本曾同屬一個政權,面對災難時,國家力量的強力介入,救災系統開始建立,災後的都市計畫也使得地震的災害逐漸減輕。然而對於災難後人們的心靈重建、社會與地域關係重建,則是到了現代才受到關注。
1990年代後的震災應對中,重建地域關係及志工等非政府組織的參與成為兩地共同的特點,當地居民也在重建過程中更有自我主張及發言權。政府與民間也不再只是重視物質重建,從地方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乃至於日本311東北地震以後,對於民間未被列為法定文化財的家族或社會記憶物件,也被視為應當搶救的對象,這些物件對於當地社會及居民,在重建地域及回復生活的過程相當有幫助。而博物館等文化機構期許致力於為當代及下一代保存文化記憶,島嶼上的人們從歷史經驗中學習,並做好準備,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下一個隨時可能發生的災害。
完整DM:
時間:6/27 - 12/3
地點:台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1樓大廳(台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WEB:http://www.nmth.gov.tw/exhibition_236_364.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