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區執行的新故鄉社區營造點計畫,特別收集新市區的老店,編印成《探舊新市》一書,裡頭有老店地圖,及許多老店的故事,可帶領大家走訪新市區的老店,感受新市區豐富的人文歷史,並體驗古早的小吃美食及傳承五代的中藥店。
公所主任祕書王友德指出,昔日的新市有著木柵港,可說比月津港還要早,可惜後來水患和疾病因素,木柵港消失了,聚落遷移至今的新市仔,如今有不少新市老店就在那時開店設立,老街中興街是發展最早的街道,因此有不少老店就在中興街上。
日前已完成老店故事收集,還特別設計為美食篇、教育篇、生活篇和人物篇。美食篇有堅持品質的麵店,即販賣麵條的清得成號,還有最有媽媽味道的深夜食堂姑婆麵店、大胖海產和西頭冰城,每家店都有豐富的人生故事,尤其是新市人最難忘的姑婆麵,總是經營到深夜時分,讓夜歸的人有處吃宵夜的好所在。
在生活篇部分有百年傳承的怡仁西服店,還有新嫁娘的瑞興布行,傳承五代的同利中藥行,還有創造最美麗的華大花店,及為大家留住美好記憶的大千照相館。教育篇部分則有當年轟動武林的萬取師教授武術的萬龍國術館,及新市最有書香氣息的新市書局。
至於人物篇部分是隨著時代而消逝的特別產業,有打鐵杉仔及張犁師傅林振旺等,他們都擁有最傳統的手藝,卻隨著時代改變,手藝已難有用武之地。
姑婆麵店 新市深夜食堂
有新市深夜食堂之稱的姑婆麵店,是新市人共同的記憶,而姑婆麵也有著在地人情味的故事。話說國小三年級就當「姑婆」的陳美花,民國五十七年跟著先生賣起了麵,後輩帶著朋友找姑婆買麵,姑婆麵之名不脛而走,如今新市區的姑婆麵是在地好味道,姑婆也將手藝傳給長子長媳接手。姑婆說,看到大家吃的很滿足,自己也幸福。
在新市熱鬧的街道上,大大的姑婆麵招牌,似乎與路過的人車招手,不過,早年,姑婆麵賣了三十年都沒有掛招牌,十多年前為方便顧客尋找才掛上招牌,如今姑婆麵的招牌是斗大的紅底黑字,相當醒目,從大老遠就可以看到,也讓夜歸辛苦工作的人好辨識,吃上一碗熱騰騰的姑婆麵。
姑婆麵是由「姑婆」陳美花所創,陳美花表示,因為娘家親戚多,輩分也高,國小三年級就當起「姑婆」,開始賣麵後,晚輩們帶著同事朋友找她買麵,「姑婆麵」之名就傳開了。姑婆也指出,早年與先生每天推著攤子到戲院門口前空地賣麵,賣到凌晨兩、三點才回家,且幾乎全年無休,只有除夕夜休一天,白天還要到蔗田裡工作,收成的甘蔗是家中額外收入。
姑婆說,煮麵功夫是跟著賣過「油湯」的公公學,婆婆則教她炒蔥仔,之後自己慢慢鑽研,才有姑婆麵的特別口味。姑婆也回憶著指出,開始賣麵時,一碗才二塊錢,且是用油爐煮麵、煤碳球煮湯,並沒有瓦斯爐可用,肉燥則是買豬肉回來用手工剁的,如今有瓦斯又有機器絞肉可用,方便多了。
【相關文章】